頭痛新知
2023.05.05偏頭痛病患承受的委屈
Youtube影音:https://youtu.be/7Yh95QeExIo
(2023/05/03 20:00 影片上線)
偏頭痛病患生活上承受許多的壓力,社會上多數沒有偏頭痛的民眾,無法體會偏頭痛病患的痛苦,也常常讓偏頭痛病友承受了莫名的責難。偏頭痛病患承受的污名,不僅對生理及心理造成影響,也會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。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偏頭痛病患究竟受了多少委屈。
今天討論的研究是從2021年12月從Current Pain and Headache Reports 期刊中選錄出來,標題是Stigma and Migraine: Develop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s。
偏頭痛承受的委屈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講。
公眾的污名化:一般民眾對於偏頭痛無法感同身受,常常會幫偏頭痛病患貼標籤。一般民眾會覺得慢性偏頭痛的病患比較不值得相信,比較不願意全力以赴做事,也比較有可能裝病。民眾容易低估偏頭痛發作的嚴重程度和對病患生活造成的影響。一項針對9999個沒有偏頭痛民眾的調查顯示,31%的民眾覺得偏頭痛病患時常利用「頭痛」來逃避工作或是上學,45%的民眾覺得他們的偏頭痛應該很容易治療,36%的民眾覺得他們之所以有偏頭痛是因為他們不健康的行為。
結構性的受限:偏頭痛病患就醫也比較容易受限,因為偏頭痛就醫因為診斷的不易,常常會有儘管就醫之後,依然無法正確診斷的情形。或是儘管正確診斷,但是不是治療頭痛的醫師可能只能給予急性止痛藥物,而延誤了預防性藥物的投與。一項研究指出,慢性偏頭痛只有5%的病患有得到正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。有一些病患甚至覺得他們在醫療端也容易因為頻繁的發作而被忽略。
內化的自卑:因為公眾的污名化和結構性的受限,偏頭痛病患有時候會將這樣的委屈內化為自己的問題。慢性偏頭痛的病患尤其又比偶發性偏頭痛的病患嚴重,甚至更勝過癲癇的病患。這樣的狀況最常發生在工作相關的場合,因為頭痛造成的失能而讓偏頭痛病友有相關程度的憂鬱和自卑。另外因為對自己頭痛的無能為力也明顯地造成心理的壓力,而心理壓力又進一步造成頭痛的惡化。
一項121人的研究指出,覺得自己承受比較多偏見歧視的偏頭痛病患(SSCI-8問卷得分比較高),會有比較多的頭痛發作頻率和因為頭痛造成的失能。
由此可知,偏頭痛病患除了承受生理上的不舒服之外,在社會的眼光和心理上也有承受到莫名的委屈,這一切常常是因為民眾對於偏頭痛的不認識與不諒解。如果社會可以更認識偏頭痛,更接納包容偏頭痛病患,它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而有所改善。